首页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全部新闻 > 行业新闻

再生纸使用率增至30%

2008-01-14          浏览量:5141

分选是再生纸生产的重要工序 

原材料价格上涨,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,以及自身介于82度至85度之间的独特白度,三大因素作用下——

对于再生纸来说,资金、市场、政府协调——这些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,正在走向全覆盖 

19,在“200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,数十家大型出版社在其出版的图书中不约而同地加大再生纸的使用,比例接近30%%。这意味着,通过年用纸量超261万吨的用纸大户——出版业,再生用纸获得庞大的市场份额。 

随后,一改两年前首推再生纸时,缺少投资、技术,甚至是生产企业的局面。包括哈尔滨、宁波、上海、襄樊在内的传统造纸业聚集区域纷纷上马再生纸项目。其中,以造纸为特色产业之一的哈尔滨亦声称,采取集群式发展的再生纸生态工业园已经进入投资建设阶段。据称,投资方对此举的解释是:目前,造纸业正处于产业调整的关键时刻,特别是在原材料、能源及造纸相关的化学品价格上涨,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,以及自身介于82度至85度之间的独特白度这三大因素作用下,再生纸将成为产业调整的主要受惠者。” 

而上述表现,恰恰验证北京某调查机构发布的《2008年中国造纸业发展趋势》中的预测。在2007年末发布的这份报告中,该调查机构指出,由于本色再生纸不仅兼顾循环经济,同时还具备独特的流行元素,因此,在包括出版纸、新闻纸、名片纸等诸多范围,被广泛应用。 

这种应用趋势,也成为再生纸企业的共识。特别是在原材料、能源及与造纸相关的化学品价格上涨,以及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这两大因素作用下,再生纸有望再生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。在其看来,无论是资金导向,还是市场走向,都不过是这种趋势的表现。再生纸遭出版业热捧” 

该人士作出如上论断的原因在于,2007年年以来,文化用纸价格约有300/吨至500/吨的上涨,幅度约8%%左右。其中,原材料的上涨是重要原因。据了解,我国是纸张消费大国,每年的造纸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,居世界第三位,预计2010年,我国纸品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将达到7000万吨至8000万吨。但我国又是一个少林国家,国内木材的采伐受到严格限制。这种现实决定了国产木材纤维供应将呈逐年下降趋势,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环保再生纸的生产和开发,显得尤为必要。业内人士说。 

除去价格因素,加强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,也使得发展再生纸制造业成为大势所趋。在200711月发改委发布的《造纸产业发展政策》中,环保治污成为发展的重点。此外,关税的优惠,也进一步促使进口废纸、生产再生纸成为造纸企业发展的热门。据了解,进口纸及纸制品须按2%%7.5%%的税率征收关税,而纸浆、废纸的进口关税为零,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再生纸的发展。 

还有另外一个原因。再生纸自身的独特性,也加快其应用速度。据悉,使用过的纸制品经过回收、分选等多道工序再生产出来的再生纸,其原料中的废纸纸浆比例为60%至100%,颜色比普通纸暗淡,仅为82度至85度,而原木浆纸的白度可达到95度至105度。目前,国际上最流行83度本色再生纸。再生纸应用范围扩大 

最大的动力仍来自市场。

数据显示,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,都要大量使用再生纸,特别是随着教育、出版界开始规模化使用再生纸,市场前景十分看好。预计到2010年,我国再生纸年产量将超过60万吨。 

在采访过程中,记者也注意到,再生纸在名片纸、新闻纸、出版纸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极为广泛。其中,包括再生纸名片、再生纸上网卡、再生纸报纸、再生纸图书等一系列应用产品。 

出版印刷是再生纸的用纸大户。在北京枫岚设计印刷公司,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:不少出版商会主动要求使用再生纸,因为再生纸的本白色很独特,可以搭配相应的设计风格。同时,该人士也表示,再生纸另一大应用途径是名片纸,因为个性化,而且印刷效果独特 

如其所言,恰恰是再生纸的这一特点,加速其应用。北京市第一家再生纸生产厂家——北京造纸七厂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反映,再生纸近几年销量也一直在上升。有公司团购,也有印刷厂订购。再生纸用于办公、印刷等方面的都很多。” 

当记者问及再生纸与木浆纸有何不同时,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再生纸和木浆纸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。可以说,它和一般的文化用纸完全一样。而且,由于对纸张的高白度进行调整,不使用荧光粉等漂白成分,使再生纸的白度适宜保护消费者的视力。同时,该人士也表示,再生纸的生产工序是较复杂的,比其他造纸方式多十几道。但是,在价格上,再生纸可以说具有明显优势,起码要比木浆纸便宜20%%以上 

在北京市的几家大型办公用品市场,记者进一步了解再生纸的销售状况。在北京市新永外文化用品批发市场,记者看到,多家店内均出售北京造纸七厂生产的再生纸。据经销商介绍,再生纸在货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,大约能达到20%%左右。

转自《亚洲文具网》